秋意渐浓,创新火热。2025年9月28日,数字金融学院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评审会如期举行,一场属于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盛宴精彩上演! 本次评审会特邀张芳教授、唐海霞老师、张锐嘉老师担任评审专家。各项目团队通过5分钟限时演示与精彩答辩,集中展示了一年来的调研成果与创新思考。 现在,就让我们一起聚焦两个极具代表性的项目,感受数字金融学子的创新力量! 项目一:数字化养老平台——让养老生活“云”上更精彩 项目亮点:精准细分,打造智慧养老新范式 当“数字化”遇上“养老”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何瑞同学团队的“数字化养老平台”给出了他们的答案。项目敏锐地聚焦于55岁至75岁的“年轻”老人群体,并创造性地将其细分为 “轻龄老人”(55-65岁) 与 “中龄老人”(65-75岁) ,旨在为他们量身定制更精准、更丰富的养老服务。 平台不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,更打造了特色的社区服务生态。最令人振奋的是,经过团队一年的深入调研与实践,其精心设计的培训课程已成功获得注册老人院的认可,并表达了进一步洽谈合作的意向!这标志着项目的实用性与社会价值获得了市场的初步验证。 项目二:养生药膳即食粥——一碗粥里的健康与匠心 项目亮点:地域定制,破解现代人的健康难题 快节奏的生活里,如何便捷地吃出健康?何颖欣团队将目光投向了源远流长的中医药膳文化。“养生药膳即食粥”项目致力于将古法智慧融入现代食品工业。他们绝非“一刀切”,而是深入研究了不同地域的体质特点与饮食习惯,推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定制粥品: 广东地区的黄芪平菇核桃粥、玉米须绿豆百合粥,祛湿养生; 北京地区的北京粳米红枣粥,温润滋养; 湖南地区的湘莲芡实山药粥,健脾和胃。 然而,团队在探索中也遇到了“甜蜜的烦恼”:为保证真正的健康功效,粥品口味难免带有一丝药膳的苦涩。是要更健康,还是要更好吃?团队选择了坚守健康初心。他们坦言,下一阶段的核心将是通过制定更巧妙的营销方案,让消费者理解并接受这份“健康的味道”,从而打破产品突围的瓶颈。 在整场评审会中,各项目团队展现出的社会关怀、商业洞察与实践精神,赢得了评审老师的一致好评。最终,评审专家根据项目项目完成情况、项目研究成果及社会效益、项目结题材料、项目答辩情况进行了综合打分。 创新不止,步履不停。本次大创结题评审会不仅是对过往项目成果的检阅,更是新征程的起点。期待数字金融学院的学子们继续怀揣梦想,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