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助力金融科技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、深化产教融合,9月28日下午数字金融学院院长张纯威,副院长邱会锋及金融科技系主任谢一颗带领10名大四学生与深圳金融科技协会围绕金融科技师认证合作、学生职业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,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就业搭建桥梁,干货满满! 聚焦认证:为学生职业发展 “加砝码” 会上,深圳金融科技协会会长冯伟重点介绍了金融科技师认证项目。针对学生备考痛点,协会创新推出金融科技师基础认证。考试更灵活:区别于一级考试每年一次的固定安排,基础认证支持数月内自主选择考试时间,适配大四学生毕业论文、求职等时间需求;难度更适配:覆盖一级考试 13 门核心科目,但题目数量有所缩减。搭配 AI 教练刷题、13 本课程 Notes 学习资源,助力学生高效备考;价值不打折:通过基础认证后,在校学生凭毕业证可换发一级证书,企业员工凭 2 年工作证明也可换证,成为求职时的 “硬核标签”。 张纯威院长同步分享了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情况:作为学院骨干专业,金融科技专业在校生占比超 30%。其中优才班以 “金融科技师认证” 为培养目标,人培方案已全面覆盖一级考试 13 门课程,包括区块链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金融科技监管等必修课,以及保险科技、数字货币等选修课,力争让学生毕业时都能手握认证 “通行证”。 直击就业:为学生职业选择 “指方向” 面对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态势,协会冯伟会长结合多所高校对接经验与企业反馈,为学生带来 “接地气” 的就业建议。认清市场现状:当前就业优先顺序普遍为 “考公>事业单位>国央企>金融机构”,金融机构内部也呈现 “券商 / 基金>银行>保险” 的梯度,头部企业对第一学历有明确要求,但园区企业更看重学习能力与实践潜力;抓住趋势机遇:金融科技岗位需求旺盛,非金融科技专业学生也可通过补充金融科技知识、考取相关认证,弥补技术课程短板,抢占行业风口。此外,协会冯伟会长还透露了多项 “福利资源”:未来将组织 “百名专家进校园”,邀请金融科技各领域专家授课;开发 30 个金融科技岗位技能测评工具,举办技能大赛;定期组织企业参访,并根据学历、能力为学生匹配适配岗位,优先推荐基础认证考生与持证人参与实习、研学活动。 深化合作:为校企协同 “搭桥梁” 此次交流中,双方就后续合作达成多项共识。认证合作推进:数字金融学院计划组织学生参与基础认证,并灵活协调考试时间,适配学生学习进度;协会将协助数字金融学院举办就业动员会,可邀请行业内专家为学生开展简历辅导、求职技巧培训;助力学生实现 “校园学习” 与 “职场需求” 无缝衔接。 数字金融学院与深圳金融科技协会的深度合作,不仅为金融科技专业学生提供了认证、就业 “双助力”,更搭建了高校与行业的良性互动平台。未来,随着基础认证合作的落地、专家资源的引入、实习岗位的对接,必将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注入更多活力,助力学生在职业道路上 “行稳致远”!